news媒體報導
【人間福報】音樂開啟視野 各界攜手築夢 孩子人生有助力
貝多芬說過:「音樂是比一切智慧、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參透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彰化新生國小兩位弱勢學童就是明證!學音樂後,一位想當「比爾蓋茲」,一位未來要成為「國文老師」,音樂直接或間接使他們對未來有了無限憧憬。
拉小提琴 變活潑正向
「比爾蓋茲」家庭結構複雜,教務組長陳秋杏說,孩子父親與手足雙雙離異,把孩子都托給阿嬤照顧,一位姑姑定時會拿家用回家,不過多數孩子都長大、離家了,只剩「比爾蓋茲」姐弟未成年,由於房子很大、外觀不錯,不能申請低收入戶補助,但是內部髒亂、乏人照料,常讓老師苦惱,要使用桌子得先撥開雜物和衣服。
「因為家中人口少,所以我覺得孤單,個性也比較孤僻。」他自認生長於一個簡單的家庭,靠阿嬤辛苦工作才把他養大,而阿嬤為了賺錢,時常不在家,所以他的童年並沒有受到豐富的教育,但是升上小學二年級後,學校告訴他世界和平會要幫助弱勢小朋友學琴,從那時候起,他變了,活潑、開朗又大方,懂得正向思考是他的代名詞──陳秋杏說,他成績好、字寫得好、體育和音樂方面都非常傑出。
不過「比爾蓋茲」沒有夢想成為音樂家,想走的路是電玩設計,想賺很多錢讓阿嬤有更好的生活,也期望有更多弱勢小朋友,透過他人幫助、改變自己,看見希望與未來,並做一個懂得回饋的人。
在陳秋杏眼中,「比爾蓋茲」處境讓人同情,不過「國文老師」更無奈!為了家計,爸爸每天早出晚歸,只留下一支手機作聯繫,每天放學,「國文老師」都會到同學家做功課,再等爸爸回家,晚餐多是爸爸委託鄰居幫忙煮。他不像「比爾蓋茲」還有阿嬤陪,小小年紀,已嘗盡寂寞滋味。
音樂薰陶 盼未來快樂
以前假日,「國文老師」都是一個人騎著破舊的腳踏車,在鎮上閒逛。老師看了很不捨,表示從鎮上到市區要十五分鐘,擔心孩子到龍蛇雜處的網咖會遇到麻煩、學壞,所以讓他們以服務換取在學校用電腦的機會,而「國文老師」特別珍惜機會,每次都早早就到定位,問老師哪裡需要打掃。
過去,「國文老師」無法理解媽媽對爸爸長期工作的不體諒,不懂媽媽為什麼要離開,讓他心裡不快樂,更覺得從小沒有父母的教養,個性才會三分鐘熱度、急躁,可是加入弦樂團後,專注力、耐心都得到提升,老師反覆用音樂薰陶,讓他走出心中陰影,不再埋怨。現在小六的「國文老師」可以早熟地說:「『從前』是爸媽給予的,既然這一塊沒有辦法完整,『未來』我要靠我自己,把自己想要的部分做完整。」
他還明白了社會上有很多可憐的小朋友,相比下來,爸媽把他生下來就要感恩了!而老師教導過他,所以要感恩老師!世界和平會幫助他學小提琴,他要感恩世界和平會的叔叔阿姨!他說,希望學習感恩、獨立與思考後,能讓未來過的更快樂;他相信,只要未來有更好的生活,爸爸就不會為他擔心了。
每個人都有夢想,他特別想當國文老師,因為他國文不好,覺得很難念,所以想用別的方式讓小朋友不用再讀得那麼辛苦。
愛心資助 明天會更好
「實在很可惜!」陳秋杏教過「比爾蓋茲」家全部的小孩,覺得他們個個是讀書的料,可惜家庭種種因素,國中畢業就沒有繼續升學,「我還去翻史料,發現他姑姑和小孩的成績都很好,卻沒能持續受教育......我希望他能有更好的發展。」陳秋杏說,假日姑姑不會帶「比爾蓋茲」逛書店買書,而是到大賣場添購生活用品,畢竟書比不上物資的實用,「國文老師」的資源就更不用說。
一位學生家長感慨,鄉下小孩曬得黑,不見得都是活潑、好動、體力好,而是得幫大人作農務;鄉下學校也很可憐,校長、老師都做不久,就怕被廢校,工作沒著落;有一年學校才招到五個新生,讓每年級僅有的兩個班只剩一個,好在學音樂後,感覺不同了;過去學才藝還要很多錢,沒有家長會認同孩子到鎮上學,若非彰化縣長卓伯源支持弦樂發展,讓弱勢孩子都能參與,世界和平會又資助學校社團和課程,孩子不可能有機會到外面表演、見見世面與提升信心。
儘管家長對正值風雨飄搖的學校未來不抱樂觀態度,陳秋杏還是感謝政府和民間團體的支持,相信孩子明天會更好。(記者李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