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捐款 / 義買0
  • 服務據點
  •  
  •  
  • 認識和平會
    • 緣起與簡介
    • 組織架構
    • 服務據點
    • 捐款運用
    • 年度報告
    • 兒童藝術輔導中心
  • 最新消息
    • 活動訊息
    • 歷史活動
    • 媒體報導
  • 和平會服務
    • 搶救受飢兒
    • 搶救危機兒
    • 偏鄉圓夢
  • 捐款與參與
    • 服務方案
    • 捐款方式
    • 物資需求
    • 個人參與
  • 服務分享
    • 服務紀實
    • 個案故事
    • 服務影片
  • 企業支持
    • 企業志工
    • 近期支持企業
    • 企業支持大事紀
    • 如何支持
和平會服務
  • 搶救受飢兒
  • 搶救危機兒
  • 偏鄉圓夢
  • 服務內容
  • 服務成果
  • 孩子的感謝
  • 服務內容
  • 服務成果
  • 孩子的感謝

搶救受飢兒 - 貧弱家庭兒童營養餐食服務

  您我身邊就有許多孩子因為家中貧窮、無力或疏於照顧,導致三餐食用不穩定。
 

 
「我最喜歡吃哥哥煮的稀飯了!」

...就讀國小的小良害羞地跟社工姐姐說,國中剛畢業的哥哥在一旁驕傲地說:「稀飯可是我的拿手菜!」。因為爸媽分別患有輕度與重度精神疾病,小良的哥哥必須照料小良與妹妹的三餐,全家靠著平日撿拾資源回收物的微薄收入過活,最常吃的,就是稀飯和泡麵了,三個未成年的孩子總是有一餐沒一餐的過日子,甚至經常餓著肚子上學。


「受飢兒」議題是什麼? 
  你知道「受飢兒」是什麼嗎?這泛指家中因貧窮,家長無力照顧或疏於照顧,導致三餐不穩定的孩子。
  受飢兒的議題主要是讓民眾關心,這些孩子因為無法達到成長過程所需的能量與營養,對正常身體發育將造成不良的影響,使他們在課業學習、學業成績、體能、自信心等方面,往往不如三餐正常的孩子。


「受飢兒」的原因? 
  本會長期服務國內貧弱與危機家庭兒童,發現兒童三餐不穩定現象逐年增加,基本上,受飢兒的原因主要有:(一)家庭經濟狀況(二)主要照顧者對孩子照顧的完善程度。
  根據內政部統計,99年第三季約有11萬戶的低收入戶家庭,已是歷史新高紀錄,但其人口數僅占總人口數的1%,因為貧窮補助較嚴苛,常見實際經濟狀況貧困的家庭,礙於家戶人口計算,或持有不具經濟效益的土地、不動產,而無法通過低收入戶審查,這樣的家庭是瀕臨貧窮邊緣的家庭。而不論上述哪一種情況,家境越貧窮,孩子三餐不穩定的狀況就越嚴重,因為最容易節省的開支便是減少食物的開銷,所以這些孩子的家庭總是為三餐發愁,甚至在月底時更容易陷入飢餓的困境。
  然而,家中主要照顧者是否有照顧孩子的能力與意願,更是重要的原因。照顧孩子的能力指的是照顧者的身心是否健康?(是否有身心障礙?疾病?年齡高導致的身體退化?是否患精神疾病?如憂鬱症、躁鬱症等)是否有足夠的時間關照孩子?主要照顧者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與心靈,去回應孩子的需求!也避免因為工作或生活自顧不暇,造成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例如主要照顧者要承擔家計(工作過忙)、坐牢、隔代教養家庭都是屬於照顧能力上較辛苦與無力負荷的家庭。
  如同小良的父母患有輕度或重度精神疾病,有時仍需要孩子的照料,因此孩子們只能自行打理三餐,試想一個國中剛畢業的孩子,又怎能同時照顧好父母與年幼的弟妹呢?而孩子們因為時常挨餓,穿著也比較不乾淨,容易受同學們排擠,自信心也就比較不足。
  而照顧意願則是指主要照顧者有沒有照顧孩子的意願,會不會忽視孩子的需求,或是漠視自己照顧孩子的責任,例如離家、疏忽等因素,都會導致孩子時常餓肚子的情況。
  家境貧窮的孩子,只要照顧者有能力與意願照顧孩子,就不會造成嚴重的挨餓狀況,最近新聞報導有一位台東市的單親媽媽為了獨自扶養三個兒子,一度窮到背著孩子撿拾資源回收,但她善用撿來的二手電腦,在網路上找尋各種好的康資訊,也運用許多省錢妙招,雖然一個月收入不到一萬元,卻能以每天三餐平均79元的花費,讓孩子們有魚有肉。

 
「受飢兒」的影響
  1.總是三餐不穩定的孩子,也常常只是食用單一、廉價的食物,導致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平衡,對正處於發育年齡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將有嚴重的負面影響。
  2.因為沒有足夠的體力與精神面對課堂學習,在課業學習上相對缺乏精力,專注力也不足,因此學業上要花費更多的努力才能趕上ㄧ般孩子。
  3.因為沒吃東西被同學取笑,或是身材瘦弱被同學欺負的孩子,較自卑也較沒有信心,導致孩子害怕上學或總是無法敞開心胸交友,在人際關係的學習上較一般孩子辛苦。
 
「受飢兒」需要什麼資源? 
  1.每日正常食用三餐:特別是早餐,因為早餐有助於在一天開始時提供人體所需的熱能,兒童正值發育階段,活動量也大,相對比成人需要更多的熱能與營養素,早餐就顯得更重要了;若是缺乏早餐,兒童攝取的熱能與蛋白質會無法滿足身體的需要,上課時就容易沒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響孩子的情緒與課業學習。
   2.營養補給品:提供孩子們可自行料理食用的營養食品,如麥片、健康口糧、奶粉、肉鬆…等,能讓孩子們在平日、晚間或假日感到飢餓,卻無法馬上吃正餐時,先補充營養的食物。
  3.家人與師長們的關心:這些孩子成長階段遇到的成人,如家人與師長等,若能給予足夠的關懷,將讓孩子感受溫暖,可以更有力量面對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如何幫助「受飢兒」 
  1.多關懷鼓勵:一個鼓勵與祝福可以給予孩子面對困境的勇氣,只要大家多關懷身邊需要幫助的受飢兒童,將讓孩子心中充滿力量。 
  2.通報:如發現有需要協助的孩子,請通報世界和平會。 
  3.捐款與捐贈食品物資:捐助款項作為孩子早餐與營養食品經費,也可直接捐贈食品物資,如奶粉、麥片、肉鬆、營養口糧、蘇打餅乾…等。
 
>>前往了解「搶救受飢兒」貧弱家庭兒童愛心早餐與營養食品服務 
 


愛心大使~年度公益形象代言人服務影片  

搶救受飢兒服務影片《2013 年度公益形象代言人:趙婷 》

  


搶救受飢兒服務影片《2014 年度公益形象代言人:曾寶儀 》


搶救受飢兒服務影片《2016 年度公益形象代言人:孫翠鳳 》


搶救受飢兒服務影片《2017 年度公益形象代言人:陳昭賢 》 

 

搶救受飢兒服務影片《2018 年度公益形象代言人:隋棠 》 

 

 

捐款支持
社團法人世界和平會
www.worldpeace.org.tw|Email: service@worldpeace.org.tw
  • 公益發展部
  • TEL (03)316-3336
  • FAX (03)433-3377
  • 32084 桃園市中壢區普義路175號2樓
  • 總會
  • TEL (02)2552-8828
  • FAX (02)2552-8528
  • 10357 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2段196號2樓
  • 社團法人世界和平會 版權所有©
  • Design by White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