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媒體報導
回列表
年初,全台近35所學校、48個班級的師生紛紛寄來感謝卡與學習單至世界和平會,不僅展現「世界和平會好讀閱讀班」的學習成果,也感謝和平會長期投入資源,幫助弱勢與偏鄉學子。
世界和平會秉持「照顧好一個孩子,社會就多一個希望人生」的宗旨,已連續4年與聯合報《好讀》周報合作推動「世界和平會──好讀閱讀培力教育計畫」。該計畫由和平會資助1學年的《好讀》周報,提供給各縣市國中小學申請,期望透過讀報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與生活經驗,深化思考的廣度與深度,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能力。
世界和平會執行長劉炳龍強調,兒少服務的關鍵在於「持續的力量」,感謝各界愛心人士與企業的支持響應,讓「世界和平會──好讀閱讀培力教育計畫」能夠穩健推行。他特別感謝每一位陪伴孩子成長的老師、社工與志工夥伴,引導孩子讀報、思考、討論、書寫,讓閱讀培力服務得以深耕,為孩子提供更多成長養分。和平會始終相信,無論是經濟困難的家庭或偏鄉地區的孩子,都擁有無限的創意與能力,只是缺少多元學習的機會與被看見的舞台,希望透過「世界和平會──好讀閱讀培力教育計畫」,為這些孩子帶來改變的契機,讓他們保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學習熱情。
社工督導鄧湘樺表示,仔細閱讀各校閱讀服務班學生的感謝卡,可以深刻感受到孩子們如何透過「閱讀」獲得成長與改變。許多原本沒有閱讀新聞習慣的學生,因為這項計畫開始接觸報紙,進一步理解時事,拓展國際視野,甚至增加與同學的對話話題,從而激發對閱讀的興趣,期待每次報紙送達的時刻。
此外,許多孩子在感謝卡中分享自己喜愛的版面與印象深刻的報導。例如,有學生特別喜歡「圖擊隊」單元,因為可以看到其他人的答案;有人因閱讀〈敘利亞變天〉,才意識到戰爭的殘酷;也有人在閱讀〈用綁帶固定房子〉時,認為這是一項防範颶風的創新解方;更有學生在〈雪地求生50天〉的報導中,體會到極地生存的艱辛與挑戰。
孩子們對於讀報的熱情與反思,讓人感動不已,甚至還有正值青春年華的學生在感謝卡中寫下:「不要放棄學習新的知識」,展現出主動求知的態度。鄧湘樺肯定,這段時間持續的讀報,已讓孩子們養成穩定的閱讀習慣,並在閱讀過程中學習整理訊息、激發思考,進一步培養表達能力。她表示:「閱讀已經成為他們認識世界的一扇窗。」
世界和平會期望,透過「好讀閱讀培力教育計畫」,能夠讓更多孩子在閱讀中茁壯成長,拓展視野,建立自信,並以知識為基礎迎向未來的挑戰。閱讀不僅是獲取資訊的途徑,更是孩子們開啟未來無限可能的關鍵。
●外一章/閱讀列車 線上讀寫 多元學習 深入偏鄉
和平會長期推動閱讀與寫作教育,除了與聯合報《好讀》周報合作推動「好讀閱讀培力教育計畫」之外,多年來持續舉辦寒暑假的「閱讀營隊」,學期間透過「閱讀列車」深入偏鄉小校,更設立「線上讀寫課」,為無法上實體課的孩子提供學習機會。透過多元學習模式,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思考能力與表達技巧,並鼓勵他們透過閱讀改變人生。
和平會表示,透過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引導孩子體驗閱讀的樂趣,增強感受力,享受閱讀與寫作的成就感,並見證自身的成長與進步。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外學習經驗,也幫助他們在閱讀與寫作的過程中探索自我,進而拓展對世界的理解與視野,培養獨立思考與表達能力。和平會期望,孩子能夠在這些學習歷程中,發掘閱讀的價值,並為未來奠定更扎實的基礎。<聯合報/ 教育事業部>
2025-04-15
改變孩子的契機 世界和平會好讀閱讀班
【聯合報】改變孩子的契機 世界和平會好讀閱讀班秀成果

全台近35所學校、48個班級的師生寄來感謝卡與學習單,世界和平會社工感受到師生傳遞的暖暖謝意。(圖/世界和平會提供)
年初,全台近35所學校、48個班級的師生紛紛寄來感謝卡與學習單至世界和平會,不僅展現「世界和平會好讀閱讀班」的學習成果,也感謝和平會長期投入資源,幫助弱勢與偏鄉學子。
世界和平會秉持「照顧好一個孩子,社會就多一個希望人生」的宗旨,已連續4年與聯合報《好讀》周報合作推動「世界和平會──好讀閱讀培力教育計畫」。該計畫由和平會資助1學年的《好讀》周報,提供給各縣市國中小學申請,期望透過讀報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與生活經驗,深化思考的廣度與深度,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能力。
世界和平會執行長劉炳龍強調,兒少服務的關鍵在於「持續的力量」,感謝各界愛心人士與企業的支持響應,讓「世界和平會──好讀閱讀培力教育計畫」能夠穩健推行。他特別感謝每一位陪伴孩子成長的老師、社工與志工夥伴,引導孩子讀報、思考、討論、書寫,讓閱讀培力服務得以深耕,為孩子提供更多成長養分。和平會始終相信,無論是經濟困難的家庭或偏鄉地區的孩子,都擁有無限的創意與能力,只是缺少多元學習的機會與被看見的舞台,希望透過「世界和平會──好讀閱讀培力教育計畫」,為這些孩子帶來改變的契機,讓他們保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學習熱情。
社工督導鄧湘樺表示,仔細閱讀各校閱讀服務班學生的感謝卡,可以深刻感受到孩子們如何透過「閱讀」獲得成長與改變。許多原本沒有閱讀新聞習慣的學生,因為這項計畫開始接觸報紙,進一步理解時事,拓展國際視野,甚至增加與同學的對話話題,從而激發對閱讀的興趣,期待每次報紙送達的時刻。
此外,許多孩子在感謝卡中分享自己喜愛的版面與印象深刻的報導。例如,有學生特別喜歡「圖擊隊」單元,因為可以看到其他人的答案;有人因閱讀〈敘利亞變天〉,才意識到戰爭的殘酷;也有人在閱讀〈用綁帶固定房子〉時,認為這是一項防範颶風的創新解方;更有學生在〈雪地求生50天〉的報導中,體會到極地生存的艱辛與挑戰。
孩子們對於讀報的熱情與反思,讓人感動不已,甚至還有正值青春年華的學生在感謝卡中寫下:「不要放棄學習新的知識」,展現出主動求知的態度。鄧湘樺肯定,這段時間持續的讀報,已讓孩子們養成穩定的閱讀習慣,並在閱讀過程中學習整理訊息、激發思考,進一步培養表達能力。她表示:「閱讀已經成為他們認識世界的一扇窗。」
世界和平會期望,透過「好讀閱讀培力教育計畫」,能夠讓更多孩子在閱讀中茁壯成長,拓展視野,建立自信,並以知識為基礎迎向未來的挑戰。閱讀不僅是獲取資訊的途徑,更是孩子們開啟未來無限可能的關鍵。
●外一章/閱讀列車 線上讀寫 多元學習 深入偏鄉
和平會長期推動閱讀與寫作教育,除了與聯合報《好讀》周報合作推動「好讀閱讀培力教育計畫」之外,多年來持續舉辦寒暑假的「閱讀營隊」,學期間透過「閱讀列車」深入偏鄉小校,更設立「線上讀寫課」,為無法上實體課的孩子提供學習機會。透過多元學習模式,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思考能力與表達技巧,並鼓勵他們透過閱讀改變人生。
和平會表示,透過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引導孩子體驗閱讀的樂趣,增強感受力,享受閱讀與寫作的成就感,並見證自身的成長與進步。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外學習經驗,也幫助他們在閱讀與寫作的過程中探索自我,進而拓展對世界的理解與視野,培養獨立思考與表達能力。和平會期望,孩子能夠在這些學習歷程中,發掘閱讀的價值,並為未來奠定更扎實的基礎。<聯合報/ 教育事業部>
★欣賞更多 改變孩子的視界 世界和平會好讀閱讀班校園回響 .png)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