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服務紀實
「偏鄉圓夢服務」投出一顆球,也投出心中一份愛
棒壘球為孩子創造更多改變生活的機會
籌組埔頂少棒隊的張金立老師(人稱阿立老師),阿立老師與棒球的緣分始於童年就讀新明國小期間,深受當時於中壢區享有盛名的「雷虎少棒隊」所吸引,曾想趕快長大、好加入棒球隊,可惜還沒來得及等到四年級,雷虎少棒就解散了。第二次接觸到棒球已是高中就讀於師大附中時參加與建中的棒球友誼賽,青少年時期的好動與熱血,也讓阿立老師經歷了轉學回壢中、念了淡江大學被二一、退伍後,總算因循家人的期望,重考進入師院體系,選了自己愛好的體育組。已經有了定性與覺悟的阿立老師,不願再讓父母擔心,公費分發選擇回到母親的家鄉 – 埔頂國小任教。
位於桃園市新屋區的埔頂國小,十幾年前有兩百多人,受到少子化與人口外移的影響,目前僅一百多人。新屋區是全台最大的農業市區,位於靠海的市區,基本上是客家村,有許多原住民與新住民。是全國重要的稻米供應來源,當地就業型態以務農與從事服務業為主,經濟條件不佳。全校弱勢學童比例為46.9%,以新住民家庭與單親家庭居多。偏鄉地區家長大多忙於賺錢養家,對學生關心時間較不夠,孩子較容易因疏忽而叛逆。
學校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學生文化刺激少,所以學校積極向外尋求資源,希望可以給孩子更豐富的課程,例如:節令鼓社團、棒壘球隊等。也因應區域務農型態,亦以種植「有樂米」為學校本位課程。前任校長陳淑珍將「感恩、惜福、知禮、進取」的學校願景發揚光大,積極突破偏鄉小學困境、致力為校內弱勢學童爭取資源的精神,大大影響了阿立老師。也因陳校長的推動,讓球隊能與世界和平會結緣。
任教埔頂國小第二年後,阿立老師開始籌組棒球隊,後因學校教師超額,調任新屋國小,在新屋國小期間因緣際會看到以前埔頂同事的女兒在校練習拋接球藉此懷念因病過世的爸爸,靈光一閃又於新屋國小創建了女壘隊。近年調回埔頂國小後由於球員不足,與同時任職埔頂國小警衛的張友祥教練共同為埔頂國小的少棒隊重新招生也順便成立女壘隊,由張友祥教練擔任總教練,阿立老師為教練與行政後援,努力為埔頂棒壘球隊的孩子創造學習機會。
帶孩子在球隊中找到歸屬感與溫暖
棒壘球隊的組成需要最少九人,但馬上發現只招收三年級以上的學員根本不夠,由於學校學童漸少,招生不易,開始轉向埔頂國小附設幼兒園,吸收有潛力、有興趣的低年級的孩子展開混齡訓練。打棒壘球是非常能培養個人責任心與團體紀律的運動,通常在校比較「皮」、不好帶的學生,阿立老師會請班上老師送來球隊,接受球隊團體生活指導。唯恐成天打球而耽誤到課業、影響學生未來發展、讓老師或家長不放心,棒壘球隊除了練球外後來增加「課後輔導」時間,亦向世界和平會爭取小太陽課輔計畫,補助課輔津貼,這些津貼可以幫孩子購買些課導時必需的營養品、文具等用品。世界和平會亦提供了許多單位舉辦的藝文活動參觀機會,讓阿立老師可以帶著孩子前往各處校外參觀,體驗各種文化刺激。
參加球隊訓練的孩子,早上七點就要開始練習,到七點四十結束進教室上課,下午三點半放學後,拿著球具繼續練習到五點,五點到六點半之間,則接受阿立老師的課後輔導,盡量在校把功課寫完,回家後能好好休息,不至於耽誤課業。週六下午一點到五點半也需到校練習,其實非常耗費成長期孩子的體力。除了依照預算補助教練費之外,世界和平會也與新屋區食得福麵包坊、巧福麵包坊和開元食品合作,平日提供球隊孩童下午點心時間的麵包與牛奶,當作營養補給品,讓成長期的孩子能盡量有體力、無憂無慮地練球。
向外爭取更多資源
「以前傻傻的,不知道可以申請資源,總是自掏腰包,透過陳校長的引進,才能認識這麼多慈善團體,能為孩子出更多力。」帶棒壘球隊南北征戰期間,除了桃園區的慈善團體,更接觸到了深耕棒球界的非營利組織「台灣傳福棒球協會」(以下稱:傳福)。阿立老師深深贊同傳福的理念:「勝負家常事,品格無價寶」,在傳福的賽事活動中,為了以身作則,連教練都不能在球場看台上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的行為。所以帶隊上的孩子,除了教授球技之外,最希望是讓孩子透過練球,解決老師與家長不好管教叛逆青春期孩童的問題,每多練習棒壘球一小時,即縮短了學童沉迷3C產品的時間,也因練棒壘球耗費的體力與時間,也降低了不少學童在外遊蕩變壞的可能性。阿立老師重視品格教育的領導方式,不僅取得了家長的信賴,也減輕了學校老師的負擔。
不只是教練、老師,也是朋友
「新屋區是個小地方,對學生狀況比較好掌握,越瞭解學生,越對偏鄉地區的孩子有許多不捨,也激起許多責任心。」曾經所帶的球隊裡有一對堂姊妹,生於原住民的家庭,其中一位母親去世了,家裡晚上常會有許多人聚集家裡喝酒喧嘩,非常不適合小孩的成長,讓人很擔心。姊妹之一約莫一個月會有一次無故缺席練習,原來才12歲的孩子要去打工賺取自己的生活費與零用金。當時安排好獲得市政府補助的三天兩夜的免費移訓比賽計畫,最後卻是因為「沒有夠穿的衣服」讓孩子自願放棄移訓機會,甚為辛酸。在阿立老師的奔波之下,「為了想讓他們有參與感、團體出賽的精神、至少體驗一次出遠門比賽暨校外教學的機會」仍是帶了兩姊妹一同出場,留下難忘的回憶。即便是如此用心拉拔,畢業後就讀國中的孩子,因為缺乏關照仍是走偏了。在街上看著她騎著機車、翹家到處流連的身影時,都讓阿立老師感到萬分可惜。 雖然會定期追蹤每批孩子的動向與發展,但還是有愛莫能助的時候,印象深刻的另一個例子,是阿立老師心中藏不住的感傷,也是個特別令人感動的故事。在球隊成立前初期就加入的學生,平常乖巧、表現良好,爸爸也很熱心,孩子練球期間,亦陪同投入大量心力在協助球隊活動。原本半工半讀就讀大學,卻在去年農曆七月一日在打工完回家的路上,著了魔似的騎機車自撞電線桿當場身亡。阿立老師與張友祥教練,透過這位學生的堂弟得知噩耗時,非常不可置信,前往告別式探望失去獨子的學生家長,見著明明還是正好年紀的孩子照片,唏噓不已。孩子的爸爸卻非常感念阿立老師與張友祥教練當年的培訓,慷慨解囊五萬元贊助埔頂國小少棒隊,說要幫自己兒子做功德,照顧更多球隊孩子。
投出一顆球,也投出心中一份愛
阿立老師與同樣熱愛運動、曾任職埔頂國小當代課老師、常協助棒壘隊工作的太太育有一雙兒女。大兒子就讀小學三年級,也參加校內球隊,女兒還在念幼兒園中班,未來也希望讓她接觸壘球運動。對阿立老師而言,訓練棒壘隊的最主要目的,並不是想讓他們靠棒球升學或謀生,而是訓練品格、培養運動興趣。一個孩子都不想落下,有孩子為了練球特地在六年級時轉學過來;也有長大轉型成為田徑或射箭選手的學生、有位天賦高的孩子還因體育成績優異保送師大,成為國家射箭隊培訓國手。幾位球隊的女孩子,日前也因為曾經歷球隊訓練的關係,順利通過需要體能測驗的關卡,成了志願役的士官。與學生和家長都保持聯絡的阿立老師,雖然是截然不同的項目,仍是給足了關心與建議。老師給了指引後,還需要家長協助,放手讓孩子盡情去嘗試,激發出孩子的潛能、追求自我實現的能力。
找贊助的過程很辛苦、壓力也大,但抱著珍惜所有的心情,盡己所能地付出,一步步為孩子畫出夢想藍圖的感覺卻很充實。阿立老師與張友祥教練不只愛護隊上的孩子,還各自認養一位繼續打壘球的南崁國中(現已南崁高中) 的弱勢學童,持續一年一萬元愛心贊助對方的生活與教育津貼。
這麼一位熱心大方的老師,最大的心願就是,讓教導過的孩子,都能懂得惜福、將來做個有能力回饋的人。一位、兩位也好,希望能常常見到回來學校幫忙帶學弟妹練習或比賽的學長、姐。就像曾經投出的球,也能再傳回來。更盼望未來不只自己,教過的學生們不僅會打球,也能懂得將愛回傳、將愛傳給更多人、更多需要的地方。
歡迎捐款支持「貧童圓夢」幫助孩子脫貧‧勇於追求夢想